制砂机锤头分界痕出现的原因是什么

在制砂机锤头端部边缘切取的试样,中间有一条明显的分界线,在分界线左侧,晶粒比较细小、均匀;在分界线右侧晶粒粗大。观察这种组织在试样上的位置,位于制砂机端部造近模具一侧的底部。
那么制砂机锤头分界痕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呢?主要是和浇注开始时形成的细晶层有关。分界线左侧是造近模具的那一侧。当过热金属液浇入金属模腔中时,金属液遇到温度较低的模具内壁,马上凝结成细晶硬壳,浇注后施压前自由结晶硬壳层以一条痕纹与压力下凝固的区域分开。由于金属熔液与模壁各处的温度差不一样,模具各部位的散热条件不同,各处的“细晶硬壳”厚度也不同。因此细晶层以凹模底部处较厚,模芯周围较薄,形成一敞口的环状盒形“细晶层”。由于温度下降速度太快,因此形成的晶粒细小。金属液继续浇入型腔中,由于金属液的流动作用向壳层靠拢,温度逐渐降低,因此凝固层逐渐增厚。在金属液浇注完毕,加压过程中,如果压力足够大且保压时间长,压力下的区域和施压前的自由结晶硬壳层将被挤压在一起,不会有分界痕的出现;而在比压为140MPa,保压时间是8s时的工艺条件下,分界痕没有完全消失。
制砂机锤头在后来平冲头下压过程中,接触区的金属液立即形成一薄层,这一薄层与原先的敞开式结晶硬壳组成了一个封闭式的硬壳型腔,沿未凝固的、温度高的熔液被封闭在型腔内,上冲头再度下降和变大压力时,硬壳型腔上部四周与模壁相接触,继而再出现硬壳型腔下部四周完全接触,到消除间隙为止。在这个挤压过程中,由于受到向外的膨胀力和向下的压力作用,细晶层的晶粒有无方向性的直条形轮廓。
以上就是我们为大家讲解的制砂机锤头分界痕出现的原因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


推荐

  • QQ空间

  • 新浪微博

  • 人人网

  • 豆瓣

取消
技术支持: 济南海商网络